传真机
就在今年年初,日本松下公司发了一条停产通知。2月份开始,停止生产所有型号的蓝光光盘。
说起蓝光光盘,估计对年轻人,还真得稍微解释两句。这是U盘的上一个时代,特别流行的一种存储方式。原理是用蓝紫色的激光,在光盘上读写数据,因此叫蓝光光盘。它的容量比DVD大,价格比移动硬盘便宜。当时还是很受欢迎的。
但是后来,你知道,移动硬盘价格被打下来了。蓝光光盘,也就逐步退出了市场。这些年,蓝光光盘的厂家们,陆续停产。其中,松下是生产蓝光光盘的主力,从2006年到现在,卖出了3.3亿多片。接下来,市场上还生产蓝光光盘的,就只剩下索尼一家了。
但是,蓝光虽然制造少了,但DVD,倒是还在用。而且日本的DVD碟片租赁,生意还都挺好。
其实不光光盘,你可能想不到,日本社会上,还用着很多“过时”的技术。比如,传真机,在2023年的日本,办公室里,传真机的保有率是100%,员工们还在用传真机来传文件,甚至用传真机来订外卖。
再比如,软盘,尺寸有半个手机那么大,但容量只有1.44MB,连一首歌都存不下。上个世纪90年代末,软盘就逐步被淘汰了。但是,日本至今,还有不少人在用软盘做存储。日本政府里,还有1900个流程,要求使用软盘来提供信息。
要是这些旧设备用着特别好也就算了,关键是,它们运转得也不怎么好。这两年,日本还因此闹出过不少新闻。
比如,2020年,东京统计新冠感染的方式是,东京的31个保健所,发现一例病例,就用A4纸手填一个“发生报告”,用传真机发给东京对策总部,而对策总部,一共只有两台传真机来处理。在这个过程中就发生过纰漏,工作人员忘按传真确认键,导致漏报了800多个病例。
再比如,2021年,东京警方丢失了38位民众的个人信息,怎么丢的呢?警方把存储着这38位民众身份信息的两张软盘给丢了。没错,这是在2021年。
这种情况,日本人自己不着急吗?也有人着急。比如,日本政府有一名官员叫河野太郎,2021年,他担任行政改革担当大臣,当时他下命令,要求政府各部门取消使用低效率的传真机,改用电子邮件。但是,这个命令的推行阻力非常大,收到了400份反对意见,理由是“通信环境不够好”“担心信息安全”“不想用电子邮件”之类的,他只能无奈放弃。2022年,河野太郎当上了日本数字大臣,又开始想着淘汰软盘办公,他在推特上直接发言说:“数字大臣向软盘宣战。”但这项改革推动起来也不容易,具体的政策还没定下来。
你看,取消起来这么难,是因为日本人真的用惯了这些老派设备,离不开。但这是为什么呢?
常见的解释是,日本的社会就是守旧,这是他们的文化习惯。还有人说,是日本社会的老龄化太严重了,不管政府还是企业,管事的都年龄大,所以使用的设备也是由他们来定的。
那么,再往下问一句,这背后有没有什么深层原因呢?
最近,我在一家科技自媒体“知未科技”上看到了一个观察,很有意思。说日本人这么守旧,是因为有一种“避险情绪”。简单说,就是经历了经济泡沫破裂的打击后,日本人对一切新技术浪潮的态度都相对低迷。
上世纪80年代,日本经济起飞,索尼横扫美国,丰田超过了美国车企,整个社会都是高歌猛进的状态,日本人自己都放话说,卖掉东京,买下美利坚。当时,整个社会都是愿意尝鲜的。但是,90年代泡沫破灭,把日本经济重重地拍了下来。经历了这样的破裂,日本人就产生了巨大的反差感,变得非常厌恶风险,风格也转向保守,不愿意尝试新事物。这一批日本人,正是主导现在日本社会的人,他们年轻时惯用的设备也就延续了下来。
更关键的是,这种避险情绪,不光让日本人的行为变得保守,也让日本错过了后来的整个数字革命。
当全世界都在从硬件过渡到软件,追逐互联网的时候,日本对数字技术投资却没什么兴趣。比起泡沫后出现的软件,日本明显对传统的硬件制造态度更好。想想看,日本的计算机硬件、电子元件、精密制造非常发达,世界知名的企业非常多,但在互联网发展中,日企却是集体缺席的。同样,日本的大学,也不太注重信息化教育,日本儿童的电脑使用率,也是一反常态,逐年走低。
对信息化的低迷态度,又带来了新问题,就是日本向数字化转型困难重重。虽然早在2001年,日本政府就计划推广IT信息技术,但结果是,非常难,直到2022年,日本人还在用传真机。很多数字时代的新事物根本进不了日本,比如网约车,软银集团2018年重金投资了uber、滴滴,但网约车在日本推行时受到层层阻碍,据说把孙正义气得够呛。再比如电子支付在日本发展得也很缓慢,2018年,全日本还有82%的交易是现金支付,而在中国,只有40%。还有报道说,日本的电器商店里,卖着最新潮的苹果手表,但你要是选颜色,店员会给你拿出手写的账本现查。
总之,这些说的都是一回事,日本的数字化落后了。在世界数字竞争力排名榜单上,日本2021年排第28名,2022年降到了29名。之前还有一项统计发现,只有13%的日本公司在努力做数字化转型,而这个数字在美国,高达60%。
回到开头说的,今天的日本人还用着早该淘汰的设备,其实是三十年前大萧条的余波。想要解决这个时代的难题,需要克服的是来自上个时代的阻力。